GB/T 2423.5-2019《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:冲击》 是 中国国家标准,用于评估电工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在机械冲击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 性。该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EC 60068-2-27:2008,适用于模拟产品在运输、使用或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冲击环境。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及试验方法要点:
一、标准概述
标准名称: 《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:冲击》
实施日期: 2019年12月1日 替代标准: 替代了 GB/T 2423.5-1995(冲击试验)和 GB/T 2423.6-1995(碰撞试验)。
适用范围: 适用于各种电工电子产品及其组件(如不带包装的样品,或包装视为产品一部分的样品),通过模拟实际运输或使用中的冲击条件,评估其抗冲击能力。
二、试验目的
暴露机械薄弱环节:
通过冲击试验发现产品设计、材料或装配中的缺陷。
评估性能下降或累计损伤:
检测冲击引起的结构变形、电气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。
验证结构完整性:
确保产品在冲击后仍能保持原有功能和安全性。
质量控制手段:
作为产品出厂检验或研发阶段的可靠性验证依据。
三、试验条件
冲击脉冲波形
半正弦波:最常用,适用于模拟实际运输中的冲击(如跌落、碰撞)。
梯形波:适用于特定场景(如机械振动引发的冲击)。
后峰锯齿波:用于复杂冲击环境(如航天领域)。
四、试验设备要求
冲击试验台: 配备半正弦波、梯形波或后峰锯齿波发生装置。 加速度测量精度:±5%。
传感器: 使用压电式或应变片式加速度计,量程覆盖测试范围。
测量系统: 新增低通滤波器要求(截止频率≥1 kHz),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性。
样品固定装置: 样品需牢固固定,避免额外振动或旋转。
五、试验步骤
样品准备:
样品需在标准大气条件(23℃±2℃,50%RH±5%)下预处理至少24小时。 记录初始状态(外观、电气性能、功能)。
固定样品:
使用夹具将样品固定在试验台上,确保冲击方向符合实际使用或运输条件。
执行冲击:
按照选定的严酷等级设置峰值加速度和脉冲持续时间。 对样品进行三次冲击(沿X、Y、Z三个轴向各一次)。
中间检测(可选):
在冲击过程中或结束后立即检查样品状态(如外观、电气性能)。
恢复阶段:
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至少2小时,确保去除残余应力。
最终检测:
检查外观(裂纹、变形、松动)、电气性能(绝缘电阻、功能)及机械性能(结构完整性)。
六、判定标准
外观检查: 无明显破损、裂纹或松动部件。
电气性能: 绝缘电阻≥1 MΩ(视产品要求而定),功能正常。
机械性能: 结构无变形,活动部件无卡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