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双碳”目标(碳达峰、碳中和)背景下,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。家用电器作为居民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家庭用电量与环境影响。为引导消费者选择高效节能产品、推动家电产业绿色升级,中国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21455-2019《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》,是当前空调产品能效评价的核心依据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GB 21455名称中仅提及“房间空气调节器”,但其技术框架和测试方法对其他家电能效标准具有代表性。本文将以GB 21455为核心,系统介绍家用电器能效等级测试的原理、方法与意义。
标准适用范围
GB 21455-2019 适用于:
冷却能力不超过14kW的单相空调(包括壁挂式、柜式、窗式等)
采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
包括分体式、整体式空调产品
该标准整合了此前针对定频空调(GB 12021.3)和变频空调(GB 21455)的两套能效标准,实现了定频与变频空调的统一评价体系。
能效等级划分
GB 21455将空调能效分为5个等级,等级越小,能效越高,越节能:
能效等级 | 制冷季节能效比(SEER)或全年能源消耗效率(APF)要求 | 市场定位 |
1级 | 最高,代表国际先进水平 | 高端节能产品 |
2级 | 较高,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| 主流节能产品 |
3级 | 达到国家最低能效准入标准 | 基础合格产品 |
4级 | 接近淘汰水平 | 低效产品 |
5级 | 国家能效限定值,低于此值不得生产销售 | 淘汰类 |
核心能效指标详解
全年能源消耗效率(APF,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)
APF 是新国标的核心指标,定义为:全年制冷/热量输出总和(kWh)与全年耗电量总和(kWh)的比值。
它模拟空调在不同季节、不同温度下的实际运行情况,包括:
制冷季节(高温、中温、低温工况)
制热季节(高温、中温、低温、超低温工况)
待机功耗
APF 值越高,表示空调在全年使用中越省电。例如:
APF ≥ 5.0:通常为1级能效
APF = 4.0–4.5:多为3级能效
能效标识制度
依据 GB 21455,所有在中国销售的空调必须粘贴中国能效标识(China Energy Label),包含:
产品型号
能效等级(1~5级,彩色条形图)
APF 或 SEER 值
制冷量、制热量
额定电压与频率
生产者或进口商信息
消费者可通过扫描标识上的二维码查询备案信息,防止虚假宣传。